院内要闻
青年节 | IAI的青年博士朋友们,他们来自中国科大、复旦……
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
发布时间:2023-05-04 09:43:54
“盖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。”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。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。“合肥,是创新的天地!”
从2017年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,合肥已跻身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。汇聚在合肥的科技人才,怀揣着总书记殷殷嘱托,正阔步向前!3年时间,26280个小时,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争分夺秒、不负嘱托,构建23支全链条团队,搭建4大公共平台,成立产业联盟,建设世界规模领先的脑成像设施……
高擎旗帜、勇当头雁。“头雁”的“雁”是扎根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人才,3年来,研究院已汇聚300余名人才(全职170余名)。今天是五四青年节,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已经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崭露头角。人工智能研究院全职引进的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国科大等青年博士已有近50人,他们坚定不移的选择了安徽,选择了合肥,选择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扎根开展研究!
《IAI的朋友们》将陆续邀请这些优秀的青年人才分享他们科研精彩故事,敬请关注!
沈振雄,博士后(享受特任副研究员待遇),曾任顶尖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,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大。从顶尖学府到顶尖技术公司,再到人工智能研究院,工作、学习中他力争一流:多个国家级奖学金、省级优秀毕业生、5篇SCI一作……目前,他在团队从事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的智能材料设计工作,计划在AI for Science场景,协同打通理论、实验、产业的端到端通道。他表示:“我是一个努力进取的人,也是受到了人工智能研究院‘勇当头雁’的精神感染加入了这里,我也欢迎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和我一样加入人工智能研究院,加入我们ABACUS团队。”
何猛辉,博士后(享受特任副研究员待遇),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。他这样说:“在智汇人才高校行的宣讲中,我了解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广阔发展前景,并选择加入!省市补贴、5分钟步行到达的公寓、技能培训、基金申请培训……我在这里感受到了爱才、惜才的氛围,更加证明了我的选择!”未来,何猛辉立志为光声成像这个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作突破,推动光声成像临床应用与产业化。
张燚鑫,博士后(享受特任副研究员待遇),本硕博毕业于中国科大。他加入了普适心理计算团队,从事计算机视觉中的迁移学习和持续学习研究,团队目前已经研发出了“智能心理监护系统”“智慧心身测评一体机”等设备,孵化的产业化公司估值1.2亿元。他表示:“就像总书记说的一样,合肥是创新的天地,它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。我觉得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氛围和中国科大很像,可以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,我可以在这里专注地开展研究。我依托人工智能研究院在CVPR人工智能顶会上发表了论文,同时申请了安徽省能源互联网基金项目。期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和相关产业结合,为安徽、合肥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
这些优秀的青年博士用实际行动作出他们的选择。他们是“新雁”也是未来的“头雁”,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人才汇聚在这片创新的高地,汇聚在人工智能研究院,一起书写“科研报国”的绚丽篇章!
版权所有 ©2020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9号,邮政编码:230026
皖ICP备05002528号-1 皖公网安备34011102001530号